白藜芦醇
一、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白藜芦醇(resveratrol)又称虎杖苷元,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14H12O3,分子量为228.25,CAS 号为 501-36-0。
白藜芦醇的化学结构
白藜芦醇常温下为白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乙醚、氯仿、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
其存在形式主要有4种:顺式白藜芦醇、反式白藜芦醇及顺式白藜芦醇糖苷、反式白藜芦醇糖苷,后两种形式能在人体糖苷酶的作用下释放出白藜芦醇。其反式异构体生理活性要强于顺式异构体,单体的生理活性强于糖苷。在紫外线照射下,反式白藜芦醇可转化为顺式[1]。
二、主要来源与生产制备方法
主要来源 在自然界中,自藜芦醇主要存在于葡萄、虎杖、花生、桑葚、买麻藤、朝鲜槐等植物中,尤其是在种皮中含量较高。
生产制备方法 白藜芦醇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方法包括有机溶剂(乙醇、甲醇、乙酸乙酯水溶液)提取法、碱溶酸沉法、超临界萃取法。此外,白藜芦醇还可通过化学合成法和细胞培养技术获得[1]。常用的纯化方法有层析法、硅胶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2]。
三、生理功能及作用
改善心脑血管循环作用 白藜芦醇通过与人体内雌性激素受体的结合调节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减少人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并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对血小板相互间发生聚集形成血块并黏附在血管壁上的现象有抑制作用,可抑制并减轻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另外,白藜芦醇能抑制铜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氧化,通过螯合作用消除自由基来保护低密度脂蛋白的过氧化,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
抗氧化作用 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强于丁基羟基甲苯、懈皮苷和α-生育酚。研究表明,1.3mg/L的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大鼠红细胞的自氧化溶血过程和H2O2引起的氧化溶血过程,且对小鼠心、肝、脑和肾中过氧化脂质的产生有明显抑制作用。白藜芦醇具有抑制脂质氧化酶过氧化作用的活性。白藜芦醇与维生素C、维生素E结合后抗氧化性更强。
减少脂质过氧化物 白藜芦醇可降低血清和肝中的脂质,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在体内的积累,保护肝免受损害。另外,白藜芦醇能完全抑制ADP和NADPH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还能降低谷丙转氨酶,有抗肝炎作用。
抗肿瘤作用 白藜芦醇作为天然的肿瘤化学预防剂,对肿瘤的发生、促进、发展有抑制作用。试验发现,白藜芦醇对鼠肝细胞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胃癌、白血病、卵巢癌等肿瘤细胞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抗细菌和真菌作用 从野生山葡萄中提取的白藜芦醇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研究报道,葡萄中的白藜芦醇含量与其抵抗真菌侵犯的能力有关。
免疫调节作用 白藜芦醇可极大地减少肝癌、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有研究者发现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均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模型鼠的巨噬细胞吞噬率、血清半数溶血值、机体形成抗体的细胞数量、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指标,证明白藜芦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2]。
四、安全性研究
人群资料 未见到关于白藜芦醇对人体毒性作用的相关报道,并且每日摄入5~10mg (22~44μmol)可认为是安全的。另有研究显示,志愿者单次服用高达5g的白藜芦醇并不会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2002年,对人体进行的长期毒性试验发现,在每日20mg/kg的剂量下(相当于70kg的成人每天吃1.4 g),没有观察到任何毒性[6]。
代谢情况 白藜芦醇进入体内后便在很短的时间内 (1小时左右)在肝和胃肠道被迅速转变成其代谢产物(能在人体中观察到共6种代谢产物),主要以白藜芦醇葡萄糖苷形式存在,其次是硫酸化的白藜芦醇。
急性毒性 LD50 > 2g/d。
遗传毒性 在加与不加代谢活化剂的情况下,每皿0.02~5000μg/ml的白藜芦对鼠伤寒沙门菌TA98、TA 100和大肠杆菌WP2uvrA未表现出诱变活性,2.5~20μg/ml 的白藜芦醇可引起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染色体畸变(主要为染色单体断裂和交换),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48小时结果显示,当白藜芦醇剂量高达10μg/ml时引起细胞出现微核、多核和核破裂的现象,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细胞周期分析显示细胞停留在S期并引起细胞凋亡。0.2μg/ml、1μg/ml、2.3μg/ml、5.7μg/ml、11μg/ml和22.8μg/ml的白藜芦醇 在中性pH、需氧和Cu2+存在情况下能引起质粒DNA断裂,但在厌氧条件下却无此作用。
亚慢性毒性 大鼠:经口给予大鼠300mg/kg、1 OOOmg/kg和3 000mg/kg的白藜芦醇28天,较高剂量组的大鼠出现中毒性肾损伤、脱水、呼吸困难、拱背、活动力降低、皮毛粗糙、腹泻、鼻周分泌物增多等中毒反应。雄性大鼠白细胞增多,雌雄大鼠都出现贫血症状。由此得出白藜芦醇的NOAEL为每日300mg/kg。 用UF为1 000,计算ADI为每日0.3mg/kg (相当于18mg/d)。
家兔:在试验的第1~5天给予高胆固醇家 兔0.06mg/kg的白藜芦醇,接着在第6~60天给予 1.0mg/kg白藜芦醇,结果引起家兔的动脉粥样硬化。
慢性毒性与致癌性 小鼠经口长期给予22.4mg/kg的白藜芦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用UF为100,计算ADI为每日0.224mg/kg。
生殖与发育毒性 给予发育中的白来航鸡鸡胚每皿1μg、10μg、25μg、50μg和100μg的白藜芦醇,孵育48~72小时,在发育的绒毛尿囊膜中可诱生血管。
其他 细胞毒性:牛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CE细胞)给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FGF-2)刺激,0.0002 ~2.2825μg/ml剂量的白藜芦醇抑制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呈现剂量-效应关系。2.3μg/ml和4.6μg/ml白藜芦醇抑制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s)磷酸化。人齿龈内皮Smulow-Glickman (S-G)细胞连续3天暴露于1~34.2μg/ml的白藜芦醇中,当浓度大于17μg/ml 时,引起细胞增殖不可逆的损伤,加入代谢活化剂肝微粒体酶S9并不能增强此细胞毒性。在HL-60细胞,2.5μg/L、5μg/L、10μg/L、20μg/L、40μg/L 和 80μg/L 的白藜芦醇能抑制胸腺嘧啶并入DNA和尿嘧啶并入RNA,呈剂量-效应关系[4,5]。
五、常见使用方法与调査/推荐摄入量
常见使用方法
食品 作为食品添加剂或功能成分常见应用于酒、饮料等。饮料含量5mg/500ml。
保健食品 可应用于具有抗氧化等功能的保健食品。如胶囊含量750mg/100g。
其他 化妆品:有效地促进血管扩张,具有抗炎、杀菌和保湿作用,适合祛除皮肤粉刺、皱纹等,可用于保湿、晚霜、润肤类化妆品。
药品:白藜芦醇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和高血脂等。同时,白藜芦醇具有非常好的抗菌和消炎功效,能够有效治疗过敏性皮肤病和病毒肝炎等疾病。
调查/推荐摄入量
调查摄入量 根据美国2007年GRAS申请者研究,EDI为每日0.07mg/kg。来源于美国 CSFII1994-1996。
推荐摄入量 文献报道每天摄入200~600μg(0.876~2.63μmol)的白藜芦醇可预防冠状动脉硬化和癌症。推荐每日膳食补充量范围为2.495~1000mg[4]。
六、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评价、批准、认可情況
中国 批准白藜芦醇为功能食品(原料)的多个记载。
美国 美国《食品药品化妆品法案》(FDCA)白藜芦醇可作为膳食补充剂使用[4]。
欧盟 认为白藜芦醇是一个具有延长寿命作用的健康食品原料。合成白藜芦醇为新资源食品(批准日期 2009年),从葡萄中提取的或从紫菀科植物根部的白藜芦醇为非传统新资源食品。
澳/新 未査见相关文献资料。
七、注意事项和禁忌
不适宜人群 由于白藜芦醇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样作用,所以不建议与口服避孕药共用。孕妇和准备怀孕的妇女也不宜服用。
禁忌 青少年禁用[5]。
与药物相互作用 未査见相关文献资料。
其他 具有眼和呼吸道黏膜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