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习
脂肪 亚油酸

 

一、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亚油酸(linoleic acid,LA),又名顺,顺一-9,12~-十八(碳)二烯酸,分子式为C1818H323202O2,分子量为280.44,CAS号为60~33~3-33-3。

亚油酸的化学结构

亚油酸为无色至淡黄色油状液体,熔点~-12℃,沸点229~230℃(2.13kPa),相对密度0.90 (18℃),亚油酸不溶于水,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中,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

二、主要来源与生产制备方法

主要来源  亚油酸与其他脂肪酸一起,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动植物油脂中。动物脂肪中的含量一般较低,如牛油为2%,猪油为9%。在多种植物油中含量较高,如红花油78%,月见草油73.5%,在葵花籽油、豆油、玉米油中的含量也达50%以上,花生油为38%,菜油为16%。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植物油中含有亚油酸。

生产制备  方法常见方法有脂肪酸金属盐法、低温结晶法、柱色谱法、银离子络合法、尿素包合法、分子真空蒸馏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脂肪酶催化水解法等[1,2] 。

三、生理功能及作用

对血脂调节作用  从随机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以及长期动物喂养试验得到的数据表明,n~-6 PUFAs高摄入量(至少5%~10%能量)与低摄入量相比,具有降低心冠心病发病危险的作用[3]。

  Meta分析(综合了25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血/组织n~-6 PUFA含量与冠心病事件发病危险性呈负相关,而花生四烯酸与冠心病发病危险性无关。高亚油酸摄入(n~-6摄入量超过总能量12%),脂肪组织亚油酸含量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呈负相关。大多数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没有发现n~-6脂肪酸摄入与缺血性或出血性脑中风或中风死亡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观察性研究通常建议n~-6 PUFA摄入对冠心病发病危险性具有中度益处,而对中风或癌症没有显著影响。

亚油酸降低人类血胆固醇作用已经得到确认,在1项Meta分析研究中,用PUFA(主要是n~-6脂肪酸,供能比0.6% ~ 28.8%)替代碳水化合物能够改善TC与HDL~-C比例,高血浆PUFA水平与低TC/HDL~-C有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用n~-6 PUFA替代饱和脂肪酸供能的10%降低LDL~-C 18mg/dl。

亚油酸对血压影响,有报告血清高亚油酸水平与较低的血压水平相关。

对炎症的作用  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发现,n~-6PUFA具有抗炎的特性,抑制黏附分子、趋化因子和细胞介素等的产生,而这些都是参与动脉硬化过程的关键分子3[3]。

在人类研究中发现,高血浆n~-6 PUFA水平(主要是花生四烯酸)与较低含量的血清前炎症标志物(尤其是IL~-6和IL~I-1受体拮抗剂)、以及较高水平的抗炎症标志物(尤其是ß转化生长因子)相关。

观察性研究结果也表明,高n~-6 PUFA摄入对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影响为降低或无作用。

对2型糖尿病作用  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中,与摄食富含饱和脂肪酸者相比,摄食富含n~-6 PUFA(亚油酸)的膳食者仅在5周后即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4]。

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有研究将对数生长的MiaPaCa2人胰腺癌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亚油酸,24h后通过MTT法、TUNEL法和12h后通过Transwell侵袭试验法,观察其对MiaPaCa2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亚油酸都有抑制MiaPaCa2细胞增殖、迁移和促进其凋亡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高浓度的亚油酸作用更加显著(P<0.01)。认为亚油酸可抑制MiaPaCa2人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促进其凋亡。

其他  亚油酸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特别是参与线粒体及细胞膜磷脂的合成。亚油酸缺乏可以导致线粒体肿胀、细胞膜结构、功能改变、膜透性、脆性增加,亚油酸缺乏出现的湿疹与皮肤细胞膜对水透性有关。可预防脑卒中卧床患者压疮。将97例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应用亚油酸喷雾剂预防压疮,对照组47例未用亚油酸喷雾剂。结果观察组无一例发生皮肤压红或皮肤损害;对照组7例7处骶尾部皮肤发白,8例17处轻度压红,4例7处轻度破溃。提示有针对性地亚油酸喷雾剂,可明显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精子形成也与亚油酸有关。如果膳食中长期缺乏亚油酸,动物试验证明可出现不孕症,授精进程也发生障碍。

亚油酸对X射线引起的一些皮肤损害有保护作用。有研究表明用亚油酸和亚麻酸可减轻紫外线辐射引起的豚鼠背部皮肤色素沉着。

亚油酸是表皮脂质屏障(epidermal lipidbarrier)形成的要素,其功能不足对细胞增殖、代谢性调节和表皮细胞的角化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痤疮的形成与皮脂的产量、皮脂成分以及表皮脂质中亚油酸的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4-6]。

四、安全性研究

人群资料  人类的随机对照研究(11年)显示,当n~-6 PUFA摄入量为能量11%~21%具有降低冠心病发病危险作用,且无副作用发生[3]3。30名18 ~ 25岁的男性健康志愿者(排除吸烟、素食、服用药物或补充维生素者)随机分为3组,每天分别补充15g亚油酸、7.5g亚油酸+7.5g棕榈酸、15915g棕榈酸,试验6周。结果表明,亚油酸摄人不会造成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8~-oxodG)的显著差异,对血浆中丙二醛、视黄醛、α一-生育酚、ß一-胡萝卜素也不会产生显著影响,表明增加膳食亚油酸摄入不会增加氧化应激或遗传损伤[7]7。在Malmo Diet and Cancer Cohort研究中发现,绝经妇女乳腺癌患病率与杂环胺无关。低杂环胺、高n~-6PUFAs摄入者乳腺癌发病危险性增加。因此认为高n~6PUFAs摄入的膳食模式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8]。

代谢情况  亚油酸摄取后,在体内被代谢为二高Ƴ~-亚麻酸(DGLA,20:3 n~-6)和花生四烯酸(ARA,20:4n~-6)。尽管认为增加亚油酸摄入可能会增加ARA合成,但是研究显示当亚油酸摄入量超出能量3%~ 12%时,对人类血浆或红细胞ARA水平无影响。示踪研究显示亚油酸转化为ARA的比例不超过0.2%[3]。健康成年男性,降低亚油酸摄入(从10.5%能量到3.8%能量),同时持续摄入α一-亚麻酸(1%能量),相应的,血浆亚油酸磷脂水平下降,EPA水平升高,ARA没有变化[5] 。

急性毒性  大鼠,腹腔注射给予亚油酸,LD50so>50g/kg。小鼠,口服给予亚油酸,LD50>50g/kgLDso>50g/kg。小鼠,腹腔注射给予亚油酸,LD50so=280mg/kg。人类皮肤接触亚油酸(间断地),剂量75mg/3d,中等程度反应[6]。

遗传毒性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亚慢性毒性雄性  Wistar大鼠,给予不含脂类的饲料喂养4周,每隔2天腹膜内注射40mg/kg和200mg/kg的亚油酸,结果2个剂量水平的受试物均引起动物体内微粒体活性的轻微改变。

慢性毒性与致癌性  对灵长类动物的试验证明亚油酸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当亚油酸摄入量占能量25%,长达5年的研究没有发现任何毒副作用。动物试验研究显示富含n~-6 PUFA的高脂膳食可造成大鼠杂环胺诱导的乳腺癌发病率升高。

生殖与发育毒性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其他  20世纪80年代早期有2篇论文报道了月见草油可能引起癫痫,但是经过重新研究后发现月见草油与癫痫之间是没有关联性的。目前动物试验证明亚油酸、γƳ一-亚麻酸不会引起癫痫9[9]。

五、常见使用方法与调查/推荐摄入量

常见使用方法

食品  美国批准其为食品添加剂,可应用于食品。CAC批准其可应用于婴幼儿和儿童配方食品中,一般不少于300mg/lOOkcal100kcal。

保健食品  油酸与其他脂肪酸如α一-亚麻酸、油酸、维生素E等构成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血压、降低血糖、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记忆、延缓衰老等功能的保健食品。

其他  作为药品,可治疗血脂过高和动脉硬化等,常配成复方制剂。

调查/推荐摄入量

调查摄入量  根据2001~2002年-2002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Survey, NHANES)数据,美国>19岁成人亚油酸摄人量14.8g/d,能量平均摄人量为2 000kcal/d,因此亚油酸摄入量占能量6.7%,花生四烯酸摄入量约为0.15g/d[3]。

而一项针对我国居民膳食摄入量的研究结果显示,亚油酸摄入量为10.5 ~ 24.7g/d10d[10]。

推荐摄入量   FAO/WHO推荐摄入量(n~-6脂肪酸摄入占总能量的百分比)2.5%~9%11[11];其欧洲委员会推荐4%~8%。

美国饮食营养学会/加拿大营养学会推荐3%~ 10%3[3]。美国医学研究所食品和营养委员会(TheInstitute of Medicine's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推荐19~50岁成年人的亚油酸适宜摄入量,男性17g/d,女性12g/d。膳食推荐摄入量报告和2005年膳食指南支持n~-6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占膳食总能量的5%~10%3[3]。

英国营养基金会推荐n~-6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占膳食总能量的6%~6.5%(最多为10%);

澳大利亚新西兰卫生和老年保障部n~-6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占膳食总能量的4%~ 5%(最多为10%);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n~-3/n~-6脂肪酸最佳比例1:4。

六、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评价、批准、认可情况

中国  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GB10765,6,7规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亚油酸的含量不得低于3OOOmg3000mg/lOOgl00g。GB2760~2007-2007《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规定,亚油酸可作为食品添加剂。

美国  作为膳食补充剂原料,列入NNFA1994年10月15号之前名单。SCOGS认定亚油酸为GRAS,并将其归为I类物质,2ICFR184.1065作为食品添加剂。

欧盟  2007年5月,有申请共轭亚油酸。

澳/新  认为共轭亚油酸为非传统、新资源食品。FSANE: A1005和A1012。

CAC  CODEX STAN 72~1981-1981“婴儿配方及特殊医用婴儿配方食品标准”中规定亚油酸的最低量为300mg/lOOkcall00kcal(或70mg/1 00kJ),未规定最高量和最高指导水平。

CODEX STAN 156~1987-1987“较大婴儿配方食品法典标准”规定每lOOkcall00kcal热量中的亚油酸含量(以甘油三酯的形式)不得低于300mg(或每lOOkJl00kJ热量中的量不低于71.7mg)。

CODEX STAN 74~2006-2006修订“谷物类婴幼儿加工食品法典标准”中规定亚油酸(以甘油三酯的形式)的基不应少于70mg/lOOkJl00kJ(或300mg/lOOkcall00kcal),且不应超过285mg/lOOkJl00kJ。

CAC/MISC 6~2010-2010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指出亚油酸在1999年被批准。

CAC/GL 08~1991-1991“较大婴儿和儿童配方食品”中规定LA(以甘油三酯的形式)不应少于300mg/lOOkcall00kcal或1.4g/lOOgl00g。

七、注意事项和禁忌

不适宜人群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禁忌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与药物相互作用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其他  亚油酸作为药物服用,早期可能会有轻度胃肠道反应,引起恶心呕吐。大量摄入n~-6多不饱和脂肪酸抑制α一-亚麻酸转化为FPA。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