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糖
一、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海藻糖(trehalose)是由2个葡萄糖以a,a,1,1-糖苷键构成非还原性糖,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无水型)、C12H22O11▪2H2O(二水型),分子量分别为342.3(无水型)、378.3(二水型),CAS号分别为99-20-7(无水型)、6138-23-4(二水型)。
海藻糖(二水型)的化学结构
海藻糖为白色晶体,微甜。其水溶性和熔点与是否有结晶水有关,无水海藻糖和二水海藻糖的溶解度分别为43.0g和46.6g(20℃,l00ml水),无水海藻糖和二水海藻糖的熔点分别为210.5℃和97.0℃。海藻糖水溶液的甜度约为蔗糖的40%~45%,但海藻糖甜度的持续时间长于蔗糖。
二水型海藻糖的吸湿性很弱,与乳糖相似。无水型海藻糖可以快速吸收环境中的水分,直至水含量达到10.5%(即二水海藻糖的含水量)。海藻糖(二水型)在储存环境中很稳定,在pH为2~10的水溶液中也很稳定,不会发生水解。海藻糖为非还原糖,不发生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另外,海藻糖对热稳定,在食品加工和储存的常规温度下不会发生焦糖化。
二、主要来源与生产制备方法
主要来源 海藻糖广泛存在于细菌、酵母、真菌、藻类和昆虫中。近年来发现在人肾内存在海藻糖酶,能合成海藻糖。蘑菇中含海藻糖丰富,占其干重的11%~17%。
生产制备方法 日本用节杆菌产生酶,由淀粉直接通过酶法将麦芽寡糖转化生产海藻糖。
三、生理功能及作用
应激代谢 海藻糖是一种应激代谢物,在细胞处于应激时体内可大量合成,常态下又迅速降解,对生物体和生物大分子都具有非特异性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当生物细胞处于饥饿、干燥、高温、低温冷冻、辐射、高渗透压及有毒试剂等各种胁迫环境时,细胞内的海藻糖含量会迅速上升,以保护多种生物大分子。如活性干酵母和蛙类等生物都能在干燥或冷冻条件下生存下来,这些现象被认为是海藻糖在冻结、干燥、高渗透压等严酷的环境下,对生物体细胞膜、膜蛋白、蛋白质结构等发挥保护功能。
提供能量及作为结构成分 海藻糖在生物体内可以作为结构成分,且为生物的代谢提供能量。
其他 可保护放射线引起的损伤。
四、安全性研究
人群资料 学者们对人群是否出现海藻糖不耐受进行了多项研究。有研究对60名健康志愿者,一夜禁食后给予含海藻糖50g的溶液400ml,未观察到受试者出现腹泻症状[2]。另有研究在早餐后l小时给予10名志愿者25g海藻糖,亦未见腹泻及其他腹部症状[3]。另一项关于海藻糖不耐受出现轻度腹泻症状的剂量研究中,餐后2-3小时一次性给予20名女学生200ml的海藻糖溶液,每次给予量由10g逐渐增加至60g,阳性对照组给予不消化的二糖(乳果糖)。观察每位受试对象摄入受试物前后的体征和胃肠症状。在最高的试验剂量下,海藻糖试验组半数的受试对象并未出现胃肠道症状,但乳果糖却在40g以上的剂量引起75%的受试对象出现腹泻。虽然海藻糖和乳果糖都能引起胀气和肠鸣等胃肠道症状,但乳果糖在同等剂量下引起的症状明显重于海藻糖,并且个体差异较大。由此得出海藻糖的轻泻剂量为0.65g/kg,而乳果糖为0.26g/kg[4]。
大部分的人体试验结果显示健康个体不会出现海藻糖不耐受的现象。
代谢情况 海藻糖在体内被海藻糖酶迅速分解为葡萄糖,海藻糖酶在小肠、肾、肝和血浆中均匀分布,也可直接被小肠吸收。未吸收的海藻糖将在大肠被肠道菌群转化为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和丁酸等。
急性毒性 小鼠经口LD50>5g/kg,小鼠静脉注射LD50>1 g/kg,大鼠经口LD50>5g/kg,大鼠静脉注射LD50>lg/kg,犬经口LD50>5g/kg,犬静脉注射LD50>lg/kg[5]。
遗传毒性 Ames试验(鼠沙门氏菌TA1535、TA1537、TA98、TA100)和大肠杆菌WP2uvrA(试验剂量为每皿3l0ɥg、620ɥg、1250ɥg、2500ɥg和5000ɥg)、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试验剂量为l250μg/ml.2500μg/ml和5000μg/ml)以及微核试验(试验剂量为1250μg/kg、2500μg/kg和5000μg/kg)结果均为阴性[5]。
亚慢性毒性 给予Hanlbm NMRL小鼠含海藻糖0.5000mg/kg、15000mg/kg和50000mg/kg的饲料(相当于雄性0.760mg/kg、2 200mg/kg和7300mg/kg,雌性0.910mg/kg、2700mg/kg和9300mg/kg)13周,通过大体观察、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分析、尿分析以及病理学检查,并未发现由受试物引起的毒性反应,研究者由此得出该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NOAEL)为50 000mg/kg(相当于7 300mg/kg)[5]。
慢性毒性与致癌性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生殖与发育毒性 关于Wistar大鼠的两代繁殖试验,分别给予0、1.25g/kg、2.5g/kg和5g/kg的海藻糖,两代大鼠均未观察到与受试物相关的生殖和发育指标变化,该研究的NOAEL为该试验的最高剂量水平5g/kg[5]。
一项Wistar大鼠致畸试验,饲料中海藻糖剂量为0、25000mg/kg. 50000mg/kg和100000mg/kg,相当于摄入0、1.7g/kg. 3.5g/kg和6.9g/kg。所有的观察指标(包括体重、进食量、着床数、活胎和死胎数、早晚期吸收胎数、幼仔骨骼及器官畸形情况等)均未见由受试物引起的毒性反应,该研究的NOAEL为该试验的最高剂量水平6.9g/kg[5]。
一项新西兰白兔致畸试验,饲料中海藻糖剂量为0、25000mg/kg. 50000mg/kg和100000mg/kg,相当于摄入0、0.77g/kg、1.3g/kg和2.8g/kg。所有的观察指标(包括体重、进食量、着床数、活胎和死胎数、早晚期吸收胎数、幼仔骨骼及器官畸形情况等)均未见由受试物引起的毒性反应,该研究的NOAEL为该试验的最高剂量水平2. 8g/kg[5]。
其他 给予新西兰白兔10%的海藻糖溶液进行眼刺激试验,结果并未见受试动物表现出任何刺激反应[5]。
五、常见使用方法与调查/推荐摄入量
常见使用方法
食品 海藻糖的甜度仅为蔗糖的40%~45%,可替代蔗糖添加到食品中。也可作为稳定剂、保湿剂添加于食品中。
保健食品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其他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调查/推荐摄入量
调查摄入量 澳大利亚的调查中,人群每天摄入的海藻糖的量约为6.5~11g。美国成人海藻糖摄入量的均值约为7.2~ 7.6g/d,90百分位数为<17g/d[5-6]。
推荐摄入量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六、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评价、批准、认可情况
中国 我国批准其作为新资源食品(卫食新准字(2007)第0003号)。
美国 美国FDA认为海藻糖是“通常认为是安全的(GRAS)”的产品,GRN N0.000045。
欧盟 欧盟也已批准海藻糖作为新资源食品,并于2001年10月,欧盟委员会允许海藻糖作为新资源食品在欧洲市场上销售。
澳/新 批准其为新资源食品(standard 1.5.1)。
其他 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已完成了对海藻糖的安全性评估,将海藻糖确定为“无每日允许摄入量规定“(ADI not-specified)”的物质。在中国台湾,将海藻糖视为食品原料,可以不经特殊批准而进入市场销售。
七、注意事项和禁忌
不适宜人群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禁忌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与药物相互作用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其他 部分人群可能会出现腹泻等胃肠道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