剌槐豆胶
一、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刺槐豆胶(locust bean gum)也称槐豆胶,是由产于地中海一带的刺槐树种子加工而成的植物子胶。为白色至黄色粉末、颗粒或扁平状片,无臭或带微臭。能分散于热和冷的水中形成溶胶,pH为5.4~7.0。由1分子D-半乳糖、4分子D-甘露糖为构成单元的高分子多糖类聚合体。平均分子量为50000~3 000 000。CAS号为 9000-40-2。
刺槐豆胶的化学结构
二、主要来源与生产制备方法
主要来源 主要存在于槐树的种子中。
生产制备方法 工业上的刺槐豆胶常由豆荚树(槐树)种子的胚乳提炼而来。豆荚经稀硫酸在高温下脱壳或经烘烤脱壳后,磨碎、过筛的籽的胚乳,经乙醇冲洗,用沸水抽提,过滤后浓缩、干燥而成。
三、生理功能及作用
低血糖生成指数 研究发现,刺槐豆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具有较低的血糖生成指数。
增强饱腹感、控制体重 动物试验发现,当摄入的刺槐豆胶含量达到每日膳食摄人量的15%,持续7~10天后,动物摄食量减少,体重明显下降。
促进婴幼儿胃排空,防止胃反流[4][4] 对2岁以内的婴幼儿的研究发现,与只摄入牛奶相比,摄入一定量的刺槐豆胶可促进婴幼儿胃排空。
四、安全性研究
人群资料 5名健康志愿者,每天摄入150mg/kg,持续7天,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在糖尿病人和非糖尿病人的研究中发现,每天摄入200mg/kg,持续6周,未见不良反应。
代谢情况 试验表明,刺槐豆胶不能被消化吸收,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一部分变成CO2后随呼气排出 体外。
急性毒性 大鼠经口 LD50≥13g/kg。
遗传毒性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亚慢性毒 性对成年大鼠持续90天试验发现,当每日摄入量达到膳食摄入量的15%(7 500mg/kg)时,粪便体积增大;当每日摄入量达到膳食摄人量的7.5%~15%时,大鼠摄食量减少,体重降低;当每日摄入量达到膳食摄入量的3%~6%时,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慢性毒性与致癌性 对大鼠进行为期2年的试验,每天分别给予0、250mg/kg、500mg/kg、1 000mg/kg的刺槐豆胶。结果显示,存活率和体重增长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血色素值在部分每天摄入1000 mg/kg的大鼠中偏低,其他与对照组相比均无差异。其 NOAEL为1000mg/kg。
生殖与发育毒性 给大鼠分别摄入250 mg/kg、 500mg/kg,观察其本身及其子代的生长发育情况,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其他 刺激性和过敏性研究:浓度为2%的刺槐豆胶水溶液,擦拭成年大鼠剃光背毛的部位,每天2次共 3天,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五、常见使用方法与调查/推荐摄入量
常见使用方法
食品 刺槐豆胶可用于各种食品,并且不同国家对其添加量给予了规定。
保健食品 可作为辅料或功能成分添加于保健食品。
其他 作为降糖药物的辅助。
调查/推荐摄入量
调査摄入量 未査见相关文献资料。
推荐摄入量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六、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评价、批准、认可情况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4号,批准刺槐豆胶可添加于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 配方食品中,最大添加量为7g/kg。
美国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将刺槐豆胶视为“公认安全物质”列入GRAS (Generally Regarded As Safe)名单,允许其直接应用于食品。联邦法规第21章第582节CFR 582.7343规定刺槐豆胶可安全应用于各类食品。
欧盟 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指导原则No 95/2/EC “除着色剂和甜味剂以外的食品添加剂”允许刺槐豆胶在各类食品中使用。
澳/新 根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添加剂标准1.3.1 SCHEDULE 2,属于按GMP要求可用于加工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
其他 CAC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对刺槐豆胶的最大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值“不进行限定”。JECFA在分类食品添加剂时,“不进行限定”是最早安全的类别。CODEX STAN 192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GSFA表3中列出了除特殊要求外可依照GMP良好生产规范使用的添加剂名单中,其中包括刺槐豆胶。
七、注意事项和禁忌
不适宜人群 孕妇、乳母不宜使用。
禁忌 体内试验证明,延长降糖药物的作用时间[1]。提高洛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2]。
与药物相互作用 未査见相关文献资料。
其他 过量摄入影响食欲。